法國一家調查公司的數據顯示,在調查覆蓋的20多個國家中,中國受訪者中用財產來衡量成功的人數比例最高,達到71%,是世界平均水花店平的兩倍多。用財產來衡量成功,本來是一種不帶道德色彩的個人觀念,但這一消息傳回國內,卻馬上有了這樣一些近乎憤慨的解讀:噢,咱中國人最愛錢,咱中國人最“現實”,咱中國是全球“最現實國家”……
  愛錢有什麼錯嗎?太有了,咱們向來是最不屑於與金錢為伍的,什麼餐飲設備“金錢如糞土”、“錢財乃身外之物”、“銅臭味”之類的古訓就是十牛車都拉不完;但金錢果真如“糞土”嗎?又顯然不是,咱們最愛以金錢作為衡量物了,什麼“沉默是金”、“金子般的心”、“朋友值千金”之類的句子早已流芳百世。這裡面的矛盾顯而易見,既然“金錢”如“糞土”,那麼“沉默”、“心”、“朋友”等美好的東西也等於是“糞土”了。
  “現實”有錯借錢嗎?太有了,我們說一個人“現實”,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婆媳劇里萬惡的丈母娘形象,他們視愛情、理想、浪漫為糞土,是一切精神文化與美好價值的敵人。這樣的人當然是無趣的,甚至是可惡的,“咱中國人最現實”這樣的表述簡直讓人沒臉走出國門;但如果換一個語境,“現實”果真如此罪惡嗎?咱們國家在上世紀特殊年代度過了一段很“不現實”的歲月,那個時候,人人都視“財富”如“糞土”,人人都視“主義”為“千金”,也沒有隻會認房子與車子的丈母娘。但很遺憾,那些“不現實”的人們並沒有建成一個理想社會,最後還是靠那些“現實”的人們將國家帶回正軌。
  明白了,原來“金錢”讓人愛恨交加,它是矛盾的綜合體,“現實”則要看描述的是誰,說一個人“現實”的時候,意思大家都懂,說一個國家“現實”的時候,意思就要複雜得多。這家調查公司的數據還顯示,國家的“現實度”跟經濟發展程度是成反比的,usb美歐的經濟最發達,“視財富為成功”的人數比例最小,中國、印度的經濟欠發達,“視財富為成功”的人數比例最大。
  這裡面的原因不難解釋,他們發達國家有個馬斯洛,曾經很不“浪漫”地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:人要先吃飽飯後才會有搞藝術的需求;我們這也有古訓說“倉廩實而知禮節,衣食足而知榮辱”。“吃著火鍋唱著歌兒”的浪裝潢漫生活誰都嚮往,但咱們的人均G D P排在世界倒數,倉廩和衣食也剛剛足,每天開門便是房貸、水電加上“柴米油鹽醬醋茶”七件事兒,不“現實”點不行呀。
  所以,中國是“全球最現實國家”?一句正確的廢話而已,真正值得警醒的這家調查公司的另一個數據:雖然中國人對自己國家前景的看法要比其他很多國家更樂觀,但在對個人未來的樂觀態度方面,中國人的排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。 □孫不熟  (原標題:[街談]現實沒關係,對個人未來不樂觀才揪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p76upwj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